你的位置:博渔app > 新闻动态 > >李商隐的诗“只是近黄昏”很出名,但其中2个字,被误解了1000年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
李商隐的诗“只是近黄昏”很出名,但其中2个字,被误解了1000年

发布日期:2025-04-16 03:55    点击次数:78

盛唐时期,仿佛每个读书人都能出口成章,众多文学大家齐聚一堂,联手谱写了一段让后人津津乐道的文化盛事。

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间,每个人都是诗人,他们随口吟唱的古诗,每一首都让人赞叹不已。

要把这些诗人一个个都列出来,那可是个大活儿,光是把那些有名的诗人挨个儿数一遍,就够让人头疼的了。

提到唐代的诗人,不得不提大李杜和小李杜这两对诗坛巨星。李白、杜甫、李商隐、杜牧这四位大家,他们的文学成就如同璀璨的明星,在历史长河中始终闪耀着夺目的光辉。

要是把这四个人放一块儿比一比,谁在文学上的造诣更胜一筹?

这个问题很难一概而论,因为每个诗人的作品都有独特的韵味和个性。比如李白写诗豪放不羁,杜甫的诗歌则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,杜牧的作品常常带着几分绮丽风流,而李商隐的诗歌则自成一派,别具一格。

展开剩余86%

李商隐是盛唐时期少数特别注重诗歌艺术美的杰出诗人,他的七言律诗尤为出色,堪称唐代诗歌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高峰。

李商隐心思细腻,感情深沉,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晚唐文人的悲凉心境,更流露出对爱情的坚定追求。他写的那些情诗,每一首都像是为热恋中的人们量身打造,读来总能引起强烈共鸣。

虽然我们没有凤凰那华丽的翅膀,无法一同翱翔天际,但我们的心灵却像犀牛角那样紧密相连,彼此心意相通。

明知思念毫无用处,却仍忍不住心生感伤,这份痴情或许就是所谓的执着。

这份感情本可以成为美好的回忆,可惜当初却没能好好珍惜……

这句诗广为人知,意思也很直白,但其中的两个字却被误读了差不多一千年。到底是哪两个字?让。

李商隐从小就天资聪颖,五岁就能熟读经典,七岁就能提笔写字。不过,他的童年生活并不算快乐。

他不到十岁就失去了父亲,为了生活,母亲带着他回到了老家。作为家里的老大,他从小就承担了很多责任。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,他经常帮别人抄写书籍来赚点钱。

老家有个叔叔,看出李商隐有天赋,就教他学习经典。李商隐明白读书机会难得,格外用功。靠着勤奋学习,他十六岁时就显露出过人的才华。

李商隐后来带着全家搬到洛阳,在那里认识了白居易和令狐楚等名人。令狐楚很欣赏他,让他当上了巡官。虽然有了这份工作,李商隐还是坚持参加科举考试,可惜运气不太好,考了好几次都没考上。

公元837年,李商隐在令狐绹的推荐下考中了进士。后来,令狐楚去世,泾原地区的军事长官王茂元看中了李商隐的才华,不仅请他做自己的助手,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。

然而,李商隐始料未及的是,这场婚事竟让他卷入了牛李两派权力斗争的泥潭。

李商隐的处境特别难堪。王茂元是“李党”的人,令狐楚则属于“牛党”,两边都不待见他。他还被人指责忘恩负义,说他背叛了老师,去巴结更有权势的人。

唐朝那会儿,考上进士可不等于马上就能当官,还得经过吏部的第二轮考核。李商隐就在这关键的一关被刷了下来,连个机会都没捞着。

李商隐等了整整一年,才勉强当上了校书郎这个小官。之后虽然被调到弘农县做县尉,可始终没能得到朝廷的重视和提拔。

一气之下辞去官职,不少文人都这么干,李商隐也不例外。他觉得这官当得实在窝囊,干脆回家过清闲日子去了。至于他岳父王茂元为啥没帮李商隐谋个更好的职位,很可能是因为王茂元自己也深陷牛李党争的泥潭,嗅到了危险的气息。

李商隐在家待了三年,然后回到秘书省工作。他正准备大干一场,结果母亲去世了,他又回家守孝三年。这段时间正好是李德裕掌权最风光的日子,他很欣赏李商隐,可惜李商隐不在朝中,错过了这个机会。

李商隐守孝期满后,李德裕在朝中失势,紧接着王茂元也离世了。这样一来,李商隐在官场上失去了所有靠山,他原本满怀壮志,想要干一番大事业,但最终只能无奈地以失望告终。

之后李商隐的仕途起起落落,始终没能取得什么显著成就,最后甚至沦落到生活拮据的地步。

李商隐在官场屡次受挫后,终于明白了晋升的窍门。他写信给如今身居要职的老朋友令狐绹,希望能得到帮助。但令狐绹拒绝了他的请求,这让李商隐感到十分失望和沮丧。

公元851年,年近四十的李商隐收到西川节度使柳仲郢的任命,前往四川担任参军一职。途中,他经过乐游原,被落日余晖的壮丽景色所触动,于是挥毫写下了诗句。

傍晚心情不太好,于是开车去古老的郊外散心。

晚霞美得让人心醉,可惜天快黑了。

如今,这首诗给我们的感觉非常直白,意思也很清楚。它讲的是李商隐傍晚时分心情低落,就一个人驾车去乐游原散心。

望着天边渐渐落下的太阳,他心里特别舒坦,觉得这景色真是美极了。可惜,天色已经暗了下来,眼瞅着天就要黑了,真让人感到有点遗憾。

我们通常把这首诗里的“只是”当成一个表示转折的词,认为李商隐是在感叹自己无法留住美好的东西。

不过出现了一种新的理解方式,这种观点正被更多人接受。这里用的"只是"并不是表示转折,而是用来进行客观的解释,相当于"正是"或"因为"的意思。

这句诗要这么理解才准确:傍晚的太阳特别漂亮,这种美丽景色只有快天黑的时候才能欣赏到。

经过仔细研究这首诗的背景资料,我们发现早在明清两代,就有学者提出这种观点。不少文献资料表明,在唐朝晚期,"只是"这个词确实可以用来表达"因为"的含义。

举个例子,李商隐还有一首诗是这样的:

那段感情本可以成为美好的回忆,可惜当时我却没有意识到它的珍贵。

就像白居易曾经创作的那首:

世人大多不懂菩萨的修行,大家都只敬仰那些名声显赫的高僧。

就像姚合曾经写下的那样:

那些无所事事的人最喜欢春天,一到春天就高兴得不得了。

在这些诗句里,“只是”这个词其实就是“因为”的意思。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,我们就不逐个细说了。

李商隐活到45岁就去世了,按理说这个年纪还不至于有年老力衰的感觉。虽然他的人生道路并不平坦,但他始终对事业充满热情,保持着积极进取的心态。所以,这里的"只是"不应该理解为转折的意思,因为这种解释与他一贯的人生态度并不一致。

如果把"只是"解释成"正是、因为"的意思,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。这两个字被误读了上千年,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汉字的神奇之处!

发布于:陕西省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友情链接: